不期而至的疫情導致原本暢銷的優質農產品遇到了銷售困境,為進一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幫助農戶渡過難關,多層面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3月12日下午,“青企協公益助農直播活動”走進靈璧縣浩園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基地,通過網絡直播助力農產品銷售。該活動由宿州市青年企業家協會發起,聯合騰訊看點直播,借助京東、微店等多家電商平臺,意在通過網絡直播等助農助銷模式帶動農產品銷售,促進農戶增收。靈璧縣浩園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培和宿州市師一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軍走進直播間,為紅壤西紅柿、千禧小番茄等農副產品代言。
在直播現場,張培一邊介紹西紅柿種植的的技術要求和西紅柿的特色及口感,一邊耐心地解答網友提出的包裝、價格和物流配送等問題,并向網友展示了西紅柿的采摘和打包過程。場內直播氣氛熱烈,場外的網友們購買也特別給力,在觀看主播的介紹后紛紛下單購買,據了解,首次直播僅2小時就吸引六萬多名網友在線觀看并加關注,完成交易200多訂單。
此次活動主要是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介紹靈璧縣歷史文化、風土人情以及優質農特產品,搭建農產品產銷對接橋梁,既能幫助貧困農戶打通網絡銷路,又能讓廣大消費者購買到安全的綠色食品,真正實現雙贏,達到助農增收的效果。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直播帶貨。”靈璧縣浩園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培說道,作為一名返鄉創業的青年代表,他平時主要是做供應鏈的。“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二代’,我希望能為農民尤其是新興職業農民這個群體代言。”張培認為,新興職業農民并不僅僅是教他們如何種好地,更應該從思維上做出改變,發掘農村好的產品,通過培訓、包裝、物流等,讓更多網友可以認識到這些好產品,真正打通果蔬基地到消費者餐桌之間的通道,讓更多的貧困農戶能夠脫貧致富。
做農產品,最重要和最難的就是銷售。通過網絡直播,讓更多消費者了解生態農產品,并愿意花錢購買,確實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銷售模式。好產品也需要有好的推銷方式,“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如今有些過時。農業直播把遙遠的農業生產帶到了所有人面前,大家不僅可以更生動地感受到農業生產中的趣味,而且這種零距離的接觸,也讓大家對農產品的品質有了更充分的信心,這樣一來,農業就和最新的互聯網業態產生了1+1>2的反應。